广交会故事 | 何莉:让民族产品从广交会走向世界
- 2020-06-21 09:32:39
- 原创
- 8111
曾经在广州工作、生活过的何莉对这座城市很熟悉,但对在此举办的广交会却不甚了解。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广交会对她来说有一种神秘感。每到广交会举行期间,她就会看到趋之若鹜的人群、多如过江之鲫般的“老外”,看到广州的宾馆、酒店需求疯涨。虽然并不清楚广交会具体是怎么回事,有一点她感觉到了,那就是它蕴藏着巨大商机。
这种神秘感终于在2017年被打破了。作为贵州苗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何莉,带着公司产品进入第122届广交会参展,这得益于广交会对贫困地区的扶持以及当地政府对企业的关心。何莉对此非常感激,她说,其实公司早就想打通外贸途径,也早就听很多人说过广交会是让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最佳平台,但传说中进入广交会的种种“高门槛”,让她望而却步。
广交会上的外贸“学生”
参加广交会之前,何莉从未与外商打过交道,按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对外贸一窍不通,就连怎么和外商接触都不懂”。正因如此,刚进广交会参展时,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形形色色的“老外”,她一头雾水,没有方向。
不仅如此,成立于2008年的贵州苗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是中草药,而不少国家和地区对中草药存在一定误解,在这种情况下要把产品推销出去难度很大。
“我们只能从头开始学习,在广交会上仔细观察、分析,努力找到把产品外销出去的方法。”何莉说,“努力终有回报,我们的缬草产品为公司打开了局面”。
缬草又名睡草,早在16世纪就被欧洲人煎茶饮用以帮助入眠、延年益寿,被奉为“万灵草药”“圣草”。当何莉发现欧洲采购商对缬草产品表现出浓厚兴趣时,她顿时明白,从采购商熟悉和认可的事物入手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但是,讲解又成为一个难题。在没有外贸专业人才的条件下,要把中医药理论转化为易懂的外语,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引进人才势在必行,一方面必须让事实说话。”
“让事实说话”效果明显。在第126届广交会上,有位英国采购商带着香港代理来到何莉的展位,但无论何莉怎么推介,香港代理都是一脸不屑。最后,何莉直接把产品给了他,让他“试试效果再说”。
“因为香港代理的态度,我对这桩生意几乎没抱什么希望。但没想到今年1月份,香港代理竟然主动与我联系,要求洽谈合作事项,因为对产品的功效非常满意。”何莉说,公司到现在己连续参加了5届广交会,产品也已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这都有赖于从广交会上学到的外贸经验,广交会对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
从广交会走向世界
在广交会上学到的种种经验让何莉明确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比如,通过与同行和采购商交流,她能及时掌握国际市场的最新行业资讯,公司不必耗费资源乱“撒网”,目标市场都是先从具有浓厚华人圈文化氛围的东南亚地区,以及对产品有认知度的国家和地区入手。在开拓市场的同时不断弘扬民族医药文化,加深市场对中药产品的理解与认可,这样做往往事半功倍。同时,公司也在努力与西方标准接轨,改进产品,拓展市场。
连续参加多届广交会,贵州苗药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公司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发展艾纳香、缬草、厚朴等中药材,总面积达3万多亩,基地辐射贵州省多个市县,并获得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贵州省创新型企业”“贵州省产业化重点扶贫龙头企业”“贵州省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贵州省知识产权试点单位”等多项称号,拥有注册商标8项、产品专利18项。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过程中,中医药展现出来的效果十分明显,这为中药在全世界推广创造了不错的契机。”何莉说,公司将抓住这一契机,继续借助广交会这个全球营销效果最好的贸易平台,在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大力弘扬民族医药文化,让中医药造福全人类。
-
-
联系我们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
邮编:510335
电话:4000-888-999 境内 (008620)28-888-999 境外
-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集团有限公司亚太区联络处
电话:(852) 2838 3278
传真:(852) 2838 3169
地址:香港湾仔港湾道1号会展广场办公大楼3106-3107室
-
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