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故事”专题访谈】红梅家具:父女两代的广交会情缘

2019-10-25 10:42:17
原创
3184

本报讯 (记者 封梅康)围着一张造型别致的餐桌,一群刚刚在此用完午餐的国外采购商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开始就采购计划进行探讨。而在一旁的女主人,则娴熟地沏上功夫茶,笑吟吟地为他们端上……这个温馨场景并非发生在某个餐馆里,而是发生在第126届广交会企业展位上。外商是法国第二大家居卖场BUT家居采购团,展位则属于福建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企业——福建红梅家具有限公司。

“这些BUT家居的采购商,都是我们企业多年的老客户、老朋友,他们早就把我们公司当成了自己的家,就像我们早就把广交会当成自己的家一样。”沏茶的女主人、红梅公司负责人蔡保珍笑着向有些愕然的记者解释,“我们企业从1998年开始参展广交会,这样的情景,经常会在展位上发生。”

近距离坐在记者旁边的一位女性采购商显然听懂了蔡保珍的表述,回头用流利的国语说了声“朋友”,对记者报以微笑。在融洽的气氛中,记者从蔡保珍口里,知道了红梅公司两代人和广交会结下的情缘,知道了红梅公司借助广交会发展壮大的历程。

所有客户几乎都来自广交会

1984年,在市场经济大潮下,蔡保珍的父亲一手创办了红梅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公司当时生产木质家具,随后发展成以生产金属家具为主。但正应了一句俗话“计划没有变化快”,正当红梅公司已娴熟掌握金属家具制造专业技术,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90年代初,市场上塑料家具开始兴起。廉价塑料家具在市场上的大行其道,对金属家具造成了严重冲击,很多金属家具制造商不得不跟风转向,加入了塑料家具制造大军。

红梅公司也未能免俗。不过,跟风之后,由于制造塑料家具的技术含量和进入门槛较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并没有达到发展预期。百回千转之间,听说广交会面向全球市场,蔡保珍的父亲萌生了重操专业技术制造金属家具,转而做外贸的想法。1995年,父女俩风尘仆仆来到广州,以探究广交会。

“没有展位,也没想到要有展位,看到那么多外商,直接就懵了。”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蔡保珍笑了,“我们没有带产品来,只带了几箱重重的产品资料。会场也进不去,只好在门口派发资料。没想到,这就接到了外贸单,还是大单!”

蔡保珍告诉记者,父女俩兴奋之余,立刻想到,在会场门口靠资料宣传都能接到大单,那么,如果能带着产品参展,直接面对外商进行展示,商机必然更大。参展,一定要千方百计参展!

但参展并没有那么容易,产品要进入广交会,必须达到品质、产能等诸多条件要求。红梅公司为此努力了整整三年,终于在1998年拿到了一个标准展位。果然,产品参展后,世界各地采购商纷至沓来,订单大增,企业开始迅速发展壮大。

“从此,我们每届广交会都参展,20多年从未落下。展位也从标摊,变成了现在的品牌展位。”蔡保珍说,“我们的产品99%外销,可以说,我们所有的客户,几乎都来自广交会。”

据了解,如今的红梅公司,产品畅销全球,尤其是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地,并成为数十家全球顶级连锁店的指定供应商,目前年销售额稳定在3亿元人民币左右。

广交会是助力企业实现自我完善的平台

红梅公司展位上,展品根据欧美、中东、东南亚等地的流行款式摆放得有条不紊,每个板块都充满异域风情。记者看到,各地客商进门后主题明确,都直奔目标。

“广交会是我们企业和客商共同的‘家’,既然进了家,一切都应该让人感到方便、舒心。”蔡保珍告诉记者,红梅公司的产品进入各地市场时也是这样,针对性极强。公司对任何一款产品的研发都不是无的放矢,有的是应经销商要求开发,有的是结合经销商建议并进行实地市场考察后研制。记者面前的餐桌就是这样一款产品,该产品已在中东畅销十多年,目前依然十分畅销。这款餐桌无论从款式、材料、花纹诸方面,都融入了中东地区的文化、宗教、消费者使用喜好等元素。

“我们对产品进行市场验证以及产品改进、研发等信息交流,很大程度上也是依靠广交会这个平台。”

两代传承,不变的是广交会情结。在蔡保珍眼里,广交会不仅是个产品交易平台,更是产品技术、国际贸易的学习交流以及商机动向、信息传递平台。得益于广交会的种种功能,红梅公司才能不断精益求精,不断进行并实现自我完善,发展成“中国家具行业优秀企业”“中国家具行业创新单位”,产品成为轻工商会“出口推荐品牌”“福建名牌产品”,并成为国标GB/T3325-2017《金属家具通用技术条件》的主要起草单位之一,在行业中掌握了话语权。

“广交会故事”专题访谈

“广交会故事”通过对境内外参展企业、采购商的专访,传播境内外企业、品牌通过广交会的成长故事,讲述广交会作为卖全球买全球的全方位对外开放平台,服务中外企业,为开拓中国巨大消费市场、企业和品牌走出去提供的互利共赢的巨大商机。
期待您的分享,联系方式:陈嘉豪,020-89061813,ccc37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