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 62 载伴广交会成长——千年商都的瞩目时刻

2019-04-16 15:50:57
原创
3155

我从西瓜园走来

坐落在广州老城西部的西瓜园,是一处充满传奇的所在。20 世纪 50 年代,《广州日报》在这里诞生,具有悠久历史的西瓜园从此开启了新篇章。

走过了 67 年的辉煌,2019 年 1 月 18 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搬迁到广州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如同一艘新闻巨舰矗立珠江边,开始了全新的征程。而新闻人躬耕半个多世纪的西瓜园将以文化产业的形式继续文脉传承,更加活力四射。

初心不忘,使命在肩。为此,本报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我从西瓜园走来》,回望西瓜园内走过的岁月,牢记广州日报人的情怀与担当。

——感恩西瓜园,踏上新征程!

位于中国南大门的广州,自古依水而生,因港而兴,也成就了“千年商都”的美名。半个多世纪以来,带着商贸灵动的基因,这座城市的传奇仍在继续:从创办广交会,到率先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再到创下改革开放后中国多个第一……这股长盛不衰的活力,都被广州日报忠实记录下来。

不仅如此,广州日报更主动策划、深度参与到重大的商贸事件之中,就如“广州日报•南海神号”将仿古商船“哥德堡号”带回街坊的视野;《钱生钱》版面指导市民投资理财;“广州过年 花城看花”大型品牌活动提升了文商旅的热度……广州日报,如今早已与这座城市血脉相连,成为广州商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1949 年以来,说起广州的商贸威水史,关键词有很多,其中广交会(又称“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和改革开放是最具代表性的两个。而在这些瞩目的时刻,广州日报从未缺席, 以一篇篇扎实的报道成为不同时代的见证者。

与广交会一起成长

4 月中旬,第 125 届广交会将在琶洲举行。从 1957 年创立至今,广交会已走过 62 年光阴了。它的每一步发展之路,都可以在与它年龄相仿的《广州日报》中找到印记。

广交会是中国商贸史的重要部分。当我们翻开报纸,总能找到一些熟悉的记忆,比如1972 年就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当年 2 月 21 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联合公报》发表,成为世界外交史上的一件大事。随后,42 名美国商人参加了春交会——这也是中美贸易中断二十多年后美商首次到会,成了当时的一个关注焦点。

如今,提起广交会,很多人就会想起琶洲展馆。但实际上,最早的广交会,会址不在琶洲,而在原中苏友好大厦(旧广州体育馆西侧),后来又改到了海珠广场附近的“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侨光路馆)和起义路陈列馆。1974  年,广交会迁址流花路展馆;2003 年 10月,第 94 届广交会首次在琶洲设(试用)分会场,2008 年 10 月,第 104 届广交会全部移师琶洲展馆……体量的扩充,也反映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在广交会 62 年的光阴里,《广州日报》的报道超过了 4000 多篇,组成了透视广州乃至中国商贸发展的珍贵资料。在报道广交会的过程中,广州日报也在不断成长,刚开始报纸对交易会的报道集中在参展商品、来宾人数和各交易团的情况上面,角度偏于宏观。但后来, 报纸的呈现更加细致,比如 2001 年 90 届广交会之际,广州日报就推出 8 个大版,涵盖“广
交会 45 年大事记”“‘第一展’带旺众多‘展’”“广交会为广州助跑”等主题,立体全面地展现广交会的历史、组织情况、影响和辐射作用。

广州日报素有逢大事出特刊、专刊的优秀传统,这也是报纸的优势所在。2003 年 93 届广交会,广州日报联合兄弟报首推《广交会服务完全手册》,以 28 个全彩中英文双语大版,为来穗参展的外商提供全方位的资讯服务。此后的 2005 年 97 届广交会,更推出 40 版全英文《春交会专刊》。2006 年百届广交会,则重磅推出 100 版英文特刊《百届盛宴》,囊括国内外企业产品介绍、品牌宣传,参展商采访,交通、领馆、饮食、购物、旅游等实用资讯, 成为当时参展商和市民追捧的“抢手货”。

当年为个体户鼓与呼

翻看改革开放初期《广州日报》的报道可以看到很多对个体户的关注:《到何植记买靓鞋》《个体户容志仁经营廉价粥粉大受群众称赞》《曾三英精心裁缝 众顾客同声赞好》…… 生动的文字,勾画出当年的创富热潮。

改革开放后,广州诞生了中国第一批“个体户”,他们是:借锅开小食店起家的容志仁、第一个领牌执业的陈兴昌、“何植记鞋厂”的何炳父子、“胜记”老板温万年等。而著名的高第街也成了改革开放后全国首批个体户一条街。当时有句话,叫做“没到过高第街,就不算来过广州”。

1983 年 2 月 27 日,《广州日报》一则报道揭开了高第街成功的秘诀,“两年多来,这个
市场发展很快,在场内经营的摊档有三百二十七户,在场的从业人员共约 1000 人,其中原
待业青年约 800 人,经营服装、鞋帽、日用小百货和首饰工艺品等行业。这个市场的商品进货渠道很广,经营方式灵活,各个行业都有不同特点。”

然而,当时有些人对于个体户还抱有种种成见。《广州日报》关注到这一现象,推出《他们在为人民服务——介绍几位受欢迎的个体户》等文章,采访了“热心为群众修缮房屋的陈国浩、经营裁缝店深受群众欢迎的曾三英、在海珠广场经营照相的徐子峰”等个体户,让这一群体逐渐获得正名。

投资理财版 助百姓赚钱

除了聚焦宏观的商贸活动之外,《广州日报》也会关注普通百姓的经济生活。2002 年,
《广州日报》推出投资理财版,开设名人理财、理财档案、小本创富、收藏大观园、三人行、第一桶金、理财学校等栏目,囊括百姓关心的诸如投资方向、理财指导、投资可行性分析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这个版最大的特点就是追求最平实的语言、最实用的信息。其中,“名人理财”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分享一些名人专家或成功人士的理财心得,“小本创富” 报道的则是普通市民怎样利用有限的经济条件找准方向、拓展思路、诚实致富,“三人行”聚焦百姓关注的热点问题,邀请专家或业内人士加以分析……通俗化的表现方式摆脱了财经报道“外行看不懂, 内行不爱看”的尴尬境地,获得了老百姓的欢迎。

融媒体矩阵 聚焦创富路

世界踏入网络时代,《广州日报》也踏上了融媒发展的新征程,以更多元、更新颖的融媒产品聚焦创富之路,继续向世界展现广州千年商都的风采。

2017 年 12 月 6 日至 8 日,《财富》全球论坛在广州开幕。《广州日报》及广州日报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大洋网等平台,对《财富》全球论坛进行了全媒体、全形态、全方位播报。其中,64 版精心制作的财富特刊在《财富》全球论坛会场引起热烈反响,视频、H5、动画、一图读懂等融媒体产品刷爆网络,让广州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媒体人说
广交会首设进口展 我们最早探营

讲述人:杜娟,广州日报记者

“跑广交会是要入场证的,从第 99 届到 105 届,我找出了 7 张证。”杜娟是广州日报经济新闻中心的记者,2006 年她从编辑部转到经济部,接手外经贸线的报道工作。回忆起十多年前的采访经历,杜娟说,自己有幸遇上了广交会比较特别的几届。

2006 年,为迎接百届广交会,广州日报决定推出大型系列报道。杜娟和几位同事负责“说出你的故事 分享你和百届广交会的点滴”栏目的征集和采访。栏目一开,他们便收到市民热情踊跃的来信和电话,让她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广交会“CECF”会徽的设计者、广交会高级工艺美术师梁炯——在得知记者的需要后,梁炯特地从家里翻出很多珍贵的图样给杜娟参考,让她很受触动,感到不管是老广交人还是市民,都对广交会充满了感情。

100 届广交会在 2006 年 10 月举行,开幕式上公布:从第 101 届开始,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的杜娟非常激动,她说:“从广交会的更名可以窥见中国外贸形势的变化。从此,广交会就成为中国最早做进口展的展会了。”

101 届广交会首次开设进口展,当时的媒体竞争非常激烈,谁都想先睹为快。而最后, 广州日报抢在了最前。

“在进口展区差不多完成布展后,我们和同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探营,没想到就进去了。”杜娟说,抢在广交会组织媒体参观之前,她把报道发在了《广州日报》头版,让大家看到“黄金内胆韩国高压电饭锅、SPA 浴缸、百万元豪华轿车”……揭开了进口展的庐山真面目。

那时跑广交会,还不能用手机写稿。所以,每天采访完回报社写稿,在流花、琶洲展馆以及西瓜园三地奔波,是杜娟工作的常态。“在偌大的展馆乱逛是不能高效地做好报道的。” 杜娟说,每届广交会,部门都要做策划、定基调,聚焦当年外经贸的热点,观察广交会与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共振。“在广交会报道上,广州日报不仅站位高,而且高度重视、投入人力、敢试敢做,体现了主流媒体的团队协作力。”

杜娟感慨地说,在刚做记者的时候,庆幸能参加这样大型的采访活动,磨炼采访技巧, 学习观察国际经济形势,得到了一个经济新闻记者最该得到的锻炼机会,对日后工作的帮助很大。

做 20 天水手只为采访“哥德堡号”

讲述人:王月华,广州日报编辑

18 世纪的东西方经贸文化关系史上曾有这么一段:1745 年 1 月 11 日,瑞典“哥德堡号”商船满载茶叶、瓷器、丝绸等物品离开广州,不幸触礁沉没。250 年后,瑞典人原样仿制“哥德堡号”商船,于 2006 年 10 月沿着当年的航线复航广州,开始一段新的文化交流。

对于这一商贸事件,广州日报深度参与,承担报道的主导角色。两名记者随船采访复航壮举,多名记者到沿途各地展开经贸报道。而以报纸命名的“南海神•广州日报”号仿古船则按海上外交礼仪为“哥德堡号”引路。

夜编中心的编辑王月华是广州媒体唯一的随船文字记者。航行了 8 个月的“哥德堡号”
停靠印尼雅加达,王月华与摄影记者周涛以水手的身份登船,在 20 多天里体验了大船前往广州的一段航程。

翻看《广州日报》上王月华的随船日志,总能被她的故事和文字吸引。“上船之前,我对报道有两个定位:一是记录船上的生活,还原海上往来的艰辛,二是记录中瑞交往故事。” 王月华说,由于“哥德堡号”需要还原 200 多年前的场景,即使配备动力系统和海水淡化装置、污水处理装置、卫星通信等现代化设施,在整个航行过程中,仍然基本上以风力和水力作为驱动力,所以船上的工作依然艰辛。

王月华既当水手,又做采访,“因为船上资源有限,不养闲人,我们得像水手一样工作,升帆收帆、拉绳、巡逻、瞭望、洗甲板之类的体力活是必修课。”王月华说,通过这些鲜活的细节,她真真切切体会到百年前的文化交往对个人意味着什么,对两地经贸交往的历史产生了敬仰之情,而这种情感也通过她的报道传递给了读者。

“采访时,摄影记者会背着很重的相机爬上桅杆,拍出来的画面更有生命力。”因此, 王月华认为,这 20 多天是她职业生涯艰苦而浪漫的一段,也让她非常自豪,变得敢冲敢闯
——这,也是广州日报人一贯的风格。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