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展”外贸“晴雨表”--广交会即将迎来第 125 届

2019-04-16 15:50:58
原创
3009

明天,素有中国外贸“晴雨表”和“风向标”之称的第 125 届广交会将在广州拉开序幕。这是中国目前历史最长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也是广州重要的城市名片。

新中国成立之初,广交会为什么选择广州?六十余年几许风雨,广交会如何做到从不间断?进入新时期,广交会如何奠定“中国第一展”的地位?今天,广州日报为你还原广交会与广州的故事。

广交会为何选在广州?

新中国成立初期,某些西方国家在政治上不承认新中国,在经济上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货物禁运”。我国的对外贸易 80%是与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以政府协定、易货记账、进出平衡的方式进行。

1955 年 10 月至 1956 年 5 月,广东省凭借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先后举办了三次出口物资展览交流会,会址就在今天的广州文化公园。当时,外贸部驻广州特派员严亦峻发现, 与他在武汉看到的交流会不同,在广州的展销会上,超过一半的土特产都是外销。比本地的红瓜子,在香港被当作招待亲朋的佳品。

从数据上看,半年多时间连续举办三次的出口物资展览交流会,其中两场的成交额都接近 1000 万美元,当时中国全年的出口额也就五六亿美元。严亦峻从中看到了在广州办大型展览会的可能性。

1956 年 6 月,当时的外贸部驻广州特派员严亦峻向外贸部和广东省委建议,在广州举办全国出口商品展览交流会。

请示一路上报,可谓一路绿灯。外贸部多位正副部领导批示,“大家认为在广州举办一个全国性商品展览交流会,邀请港澳及东南亚、西亚各国商人参加,对开展东南亚贸易有很大帮助。”“最重要的是可以宣传介绍我国出口商品,并借机争取团结海外华商、侨商和东南亚各国商人”,并提出“在广州成立永久性、全国性出口商品样品馆”。

请示更得到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周恩来总理同意,国务院批准在广州举办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并指出:“全国性的出口商品展览会在我国尚属创举,邀请的外国商人很多,这对我国对外贸易、外交和侨务等工作的开展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这个展览会必须办好。” 严亦峻提出建议仅仅 5 个月后,1956 年 11 月 10 日,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在原中苏友好大厦(旧广州体育馆西侧)开幕,汇集了当年中国近万种主要的出口商品,来自 37 个国家和地区的 2736 名客商到会,出口成交 5380 万美元。作为广交会的前身,这次展览会为创办其后的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提供了全面经验。

首年为全国创收 20%现汇

1957 年 3 月 4 日,外贸部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同意 4 月份举办出口商品交易会》文件,第 1 届广交会正式落地,当年 4 月于广州举行。文件提到,考虑到目前国内货源紧张,以及与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相距时间较短的情况,这次交易会规模不宜太大, 邀请客户的范围也不宜太宽,原则上只邀请港澳和新马地区客户。

首届广交会在原中苏友好大厦举行,当时大厦占地面积 97854 平方米,展览建筑面积1.8 万平方米,展览面积为 9610 平方米。这座苏联式建筑落成于 1955 年 7 月,在当时百业待兴的广州,显得雄伟壮丽。

第 1 届广交会,由 13 个专业外贸总公司组织交易团参展,展示商品 10000 多种,共有来自 19 个国家和地区的 1223 名采购商参加。同年 10 月举行的第二届广交会,无论是采购商人数还是成交金额都有大幅提升。

广交会第一年即成交 8686 万美元,占当年全国创收现汇总额的 20%。


1973 年春季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期间,交易会大楼前的盛况

60 余年四度易址却从未中断

首届广交会在原中苏友好大厦举行。第 3 届(1958 年春交会)起,广交会迁至海珠广场西面侨光路的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这是广交会第一次迁址。

1959 年 11 月 1 日,新落成的起义路陈列馆迎来了第 6 届广交会的开幕,这是广交会第二次迁址。陈列馆位于起义路 1 号(现缤缤广场),仅用 9 个月时间建成。

1970 年秋交会,广交会场地不足的矛盾又变得十分突出。1971 年,广交会展馆扩建获批立项。1972 年 11 月,在流花路围绕原中苏友好大厦扩建新的场馆。1974 年春天建成,并于当年春交会开幕时启用,这是广交会第三次迁址。

从 2008 年起,广交会开始在珠江南岸的琶洲会展中心举行,这也是广交会第 4 次迁址。

广交会四度易址却从未中断。其中,从 1966 年到 1977 年,为保证广交会正常召开, 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一系列文件。广大外贸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广交会保持了难能可贵的延续, 创造了特殊年代的会展奇迹。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